工程变更管理是控制产品变更和实施的业务流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 软件中的工程变更管理流程是我们 PLM 定制培训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我最喜欢的主题之一。在这篇博客中,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通用的工作流程(与所使用的 PLM 软件无关),其中重点介绍了工程变更管理的关键概念,供刚进入该领域的人员参考。
下图所示为整个工程变更管理流程。根据您在工程变更管理中的角色,您可能只参与流程的某些部分。您的任务可能包括审核、编写或批准产品数据。
1. 问题报告
整个工程变更管理流程通常从创建问题报告开始,问题报告是由于代表客户或供应商记录的问题或改进而提出的产品变更请求。不过,这一步也可以是可选的。创建问题报告需要输入详细信息,如优先级、受影响的对象、建议的解决方案和预期收益。然后,变更管理员或问题报告审核员会调查问题并进行影响分析(如适用)。一旦问题报告获得批准,流程就可以向前推进,创建新的变更请求。
2. 更改请求
通过为受影响的对象创建一个新的变更请求来提出正式变更。问题报告 “中的信息将转入 “变更请求”,并在提交分析前根据需要进行更新。然后对变更请求进行分析,包括验证请求、协调技术分析和生成建议解决方案。相关的分析信息也会随变更请求一同提交。此时,既可以拒绝变更请求,不再进一步审查,也可以继续执行流程。根据 PLM 系统配置的不同,可能会有跳过变更审查委员会审查的快速通道选项。一旦问题报告获得批准,就可以继续创建新的变更通知(也称为变更单)。
3. 变更通知(又称变更单)
当变更请求获得批准后,就会创建相应的变更通知,并制定实施已获批准的变更请求的计划。实施计划包括工作所需的变更活动/行动任务。然后,指定人员(根据 PLM 系统的不同,有时也称为责任工程师)完成指定的变更活动/行动,如编辑或创建规格文档、CAD 模型和/或 EBOM。在任务标记为完成之前,审核员必须检查和验证指定人员的工作。与变更通知相关的所有任务完成后,将对变更进行审核,以确保所生成的文档清晰、简洁和有效。然后,变更通知要么被批准,要么被拒绝。如果批准,则会发布所产生的对象,相应的变更请求也会被视为已解决并关闭。随着最终目标的发布,工程变更管理流程也就完成了。
与我们的客户合作开展 PLM 定制培训计划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为每个步骤创建培训内容之前,本一般工作流程提供了一个大纲,其中包含产品和流程定制,包括定制属性、定制用户界面、定制角色、ERP 系统集成等。